(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10.1098/rsbl.2025.0234)
人們常常好奇動物是如何看待周圍的世界的——比如一隻狗把頭探出車窗,一匹馬在障礙物上飛馳。但是像蜜蜂這樣能夠飛離蜂巢數公里的昆蟲呢?它們是如何知道自己要去哪裡,然後導航回家的呢?事實證明,蜜蜂不只是有兩隻眼睛,它們有數千隻。
許多昆蟲依靠天光偏振模式來導航它們的棲息地。為了完成這項重要的任務,大多數昆蟲物種在其複眼的背緣區 (DRA) 進化出了特殊的小眼,這些小眼能夠探測大片天空中的線性偏振光。在這篇研究中對蜜蜂 ( Apis mellifera ) 和大黃蜂 ( Bombus terrestris ) 的背小眼有深入發現。這些背小眼位於眼睛上方,總是指向天空。它們能夠感知到人類無法感知的天空光偏振差異。利用天空中的圖案來有效導航。 對於這兩蜂,這篇研究報告了在 DRA 視網膜層記錄的光感受器耦合(即空間總和)的新證據。探索了空間總和作為增加 DRA 小眼 RF 有效尺寸的一種可能機制,這是偏振羅盤的關鍵功能特徵。有趣的是,背小眼的光感細胞比其他小眼的敏感度更低,不僅能保護蜜蜂免受天空刺眼陽光的照射,還能隱藏其細節。簡而言之,它們專門感知大尺度的偏振模式。
了解蜜蜂視覺的工作原理可以應用於無人機和自動駕駛汽車。未來,人造蜜蜂眼睛甚至可以增強自主導航系統。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