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nyas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nyas.15321)
傳統觀點認為巧人是石器製作和動物屠宰的主要參與者,這一觀點長期以來塑造了我們對人類演化的理解。人工智能 (AI) 方法的最新進展透過分析骨骼表面修飾 (BSM),為食肉動物與古人類之間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洞見。
西班牙阿爾卡拉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人工智能和電腦視覺技術,分析了兩塊巧人化石上的微小齒印。這些古代遺跡來自坦尚尼亞的奧杜威峽谷,距今近200萬年。
研究人員利用一個包含1496張現代食肉動物(包括豹、獅子、鱷魚、狼和鬣狗)牙齒印記圖像的圖庫來訓練人工智能模型。訓練完成後,他們向人工智慧展示了巧人化石牙印的照片。人工智能將這些痕跡與其學習到的信息進行了比較,並得出結論,這些牙印是豹子留下的,機率超過90%。其中一個關鍵原因是,骨骼上牙窩的三角形形狀與豹子參考樣本中的牙窩形狀相符。
這項發現意義重大,因為它表明巧人當時更像是獵物而非掠食者,這也表明,一些最早的人屬代表的營養級與其他南方古猿並無不同。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