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嘆口氣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x6034?utm_source=sfmc&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ScienceAdviser&utm_content=distillation&et_rid=598210675&et_cid=5743813)

嘆氣是人類的基本反射 — —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大約每 5 分鐘就會嘆一次氣。它的作用不只是強行打開肺部已經塌陷的小氣囊。根據新的研究,嘆氣有助於重新排列肺泡內與空氣接觸的黏液層中的分子,從而有助於防止呼氣時肺泡塌陷。多虧了機械呼吸機,我們知道如果一個人只呼吸正常量 — — 交換肺部約 10% 的空氣 — — 肺部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更難充氣。這篇研究想確切地知道為什麼會這樣,以及嘆氣如何「重置」這一點。因此,他們仔細觀察了肺部與空氣接觸的部分發生了什麼事。
在我們的肺泡內,有一層非常薄的液體,這就形成了液氣界面,我們不斷地擴大和壓縮這個區域。這種液體是脂質和蛋白質的混合物,形成了一層多層薄膜。當你正常呼吸時,這層薄膜會被拉伸一點。但當你嘆氣時,你會吸入兩倍以上的空氣——這會迅速拉伸薄膜,然後在你呼氣時壓縮薄膜。使用人工肺液表明,這個過程會重新分配脂質:緊密堆積的飽和脂肪移到頂部的空氣接觸層,而鬆散堆積的不飽和脂質移到下層。總的來說,這使得薄膜更容易拉伸——使吸氣更容易——同時也更耐壓縮,使肺泡更不容易塌陷。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