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蟾蜍的全球輻射

 (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10.1098/rspb.2025.1928)

 

物種輻射分佈反映了地球歷史(地質過程)和生物性狀演化(對生存和適應至關重要)共同驅動的環境變化。這些變化深刻地驅動著生物多樣性,但很少被一併研究。現代蟾蜍(蟾蜍科,兩棲綱)是具有全球分佈和高度表型多樣性的標誌性輻射演化,是探索這些動態的理想類群。這篇論文利用六大洲124個物種的系統基因組學數據,重建了它們的演化史。生物地理學分析表明,現代蟾蜍起源於大約6,100萬年前的南美洲,後來擴散到非洲和亞洲,此結果挑戰了經由北美洲擴散的假說。離開南美洲後,物種多樣化率有所提高,這與新生代地質事件以及一些關鍵的創新(例如用於防禦捕食者的有毒腮腺)有關。腮腺的出現與南美洲的擴散同時發生,促進了物種多樣化,並使蟾蜍能夠同時主宰新舊大陸。相較之下,其他性狀的演化雖然對適應性至關重要,卻並未促進物種多樣化(例如,體型增大),或與向舊大陸擴張的關聯不明確(例如,發育模式)。這些發現凸顯了現代蟾蜍的適應性,並揭示了地球歷史與表型創新在塑造生物多樣性方面的相互作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