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存扁柏的歷史生物地理分化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ece3.72240)

 

東亞為孑遺植物物種提供了長期穩定的避難所,並支持了較高的物種豐富度。扁柏是典型的孑遺物種,目前僅限於日本和台灣特別溫暖潮濕的地區。扁柏也是一種具有重要商業價值的樹種,可用作高品質的建築材料,在日本的人工林面積和木材產量方面僅次於柳杉。天然扁柏林北起福島縣,南至屋久島。台灣扁柏是日本扁柏的近親,大直徑木材歷來由台灣進口到日本,用於建造神社和寺廟。

這篇發表在《生態與演化》雜誌上的論文,是日本與台灣的研究人員合作進行的。結果發現:日本的變種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擴張,而台灣的族群則變得分散並逐漸減少。此外,日本分佈南北邊界的族群具有獨特的遺傳特徵。透過進行全面的族群遺傳分析顯示:日本和台灣的扁柏之間有明顯的遺傳分化,估計分化發生在大約 100 萬年前的早更新世。

琉球島弧是一串島嶼,從日本九州南部延伸至台灣,曾由陸橋連接。陸橋最終解體,導致兩個物種在地理上隔離。日本扁柏更適應溫暖多雨的夏季,而台灣扁柏則更適應寒冷多雨的冬季。在日本國內,屋久島、本州中部和西部、本州中部和北部的族群之間存在遺傳差異,族群規模總體呈增加趨勢。另一方面,在台灣,族群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地理遺傳分化模式,估計呈現分散狀態且數量正在下降。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