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10.1098/rspb.2025.0958)
屬於候鳥之一的鳴禽擁有一個控制其遷徙飛行活動時間和強度的內部遺傳程序,這一點已透過籠養鳥類實驗得到證實。這篇論文使用多感測器資料記錄器記錄了15隻自由生活的紅背伯勞(Lanius collurio)個體在年度週期內所有遷徙飛行的時間和持續時間。年度活動圖意外地揭示了伯勞的夜間遷徙飛行具有高度結構化的方式,飛行被聚集成易於識別的片段,個體間差異較小,因此一致性較高。這些結果表明,遷徙飛行的執行受到高度控制,其內部程序遵循一個相當詳細的年度遷徙週期內部旅行計劃。在自然條件下,遷徙飛行的控制可能依賴於一個複雜的回饋過程,其中需要與鳥類的地理、時間和營養狀況相關的外部線索,才能使內部程序正確地調節遷徙旅程中連續的分段飛行步驟。這意味著控制鳥類遷徙的內部/遺傳程序比我們假設的更動態和複雜。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