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脊椎動物透過策略性成長解決衝突

 (https://bes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1365-2435.70199?af=R)

 

我們都經歷過這種情況:你的兄弟姊妹原本對最後一塊蛋糕毫不在意,直到你伸手去拿。當別人表現出興趣時,這種競爭加劇的傾向非常普遍。在自然界中,競爭不僅影響行為,還能促進生長發育。

在許多等級森嚴的社會中,體型決定了競爭能力和社會地位。這形成了一個回饋循環:體型較大的個體獲得更多資源,從而不斷增加。在某些物種中,體型最大的個體壟斷了繁殖權,而地位較低的個體則留在群體中,因為群體能在危險的世界中提供保護。在這些情況下,體型成為決定社會地位的重要因素,以至於生長本身就成為一種競爭策略。個體可能會生長得更快,以超越體型相近的競爭對手,從而提升社會地位。但生長過快會引發優勢個體的攻擊,因此地位較低的個體可能會保持較小的體型以避免衝突。這種對社會環境做出反應的生長方式——個體根據競爭強度或衝突風險來調節自身的生長——稱為策略性生長。結果是形成了一種基於體型的等級制度,群體成員如同俄羅斯娃娃一般,每個成員都保持著恰到好處的體型,以避免與上級個體發生衝突,即使食物獲取機會均等也是如此。

此前,策略性生長現象僅在小丑魚、狐獴等社會性脊椎動物中有所記錄。本研究首次在無脊椎動物——一種小型海洋環節動物——身上發現了這種現象的證據。我們將幼蟲置於不同的社會環境中,發現儘管它們初始體型相近,但會根據競爭情況和群體中的相對地位,透過微調自身生長來迅速形成體型等級。由於這些蠕蟲在生長過程中會由雄​​性轉變為雌性,因此生長突增可能反映了它們對未來繁殖角色的競爭。透過建立恰到好處的體型差異,「勝者」獲得雌性角色,「敗者」則獲得雄性角色,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進一步的衝突。

至於如何盡​​量避免與兄弟姐妹因最後一塊蛋糕而發生衝突,也許我們可以友好地分享(當然是 70:3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