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es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1365-2435.70218)
許多亞馬遜雨林樹木的葉片末端長有細長的尖狀突起,稱為滴水尖。這些細長的延伸部分如同葉片末端的小噴嘴,能夠讓雨水迅速從葉片上排出。滯留在葉片表面的水分會促進真菌生長,阻礙光合作用或其他生理功能。不同樹種的葉片形狀和大小差異很大,我們假設即使是同一樹種的不同個體,其葉片形狀和大小也可能因生長環境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例如,林下環境比樹冠上層環境更陰暗潮濕,而樹冠上層環境則更陽光充足、乾燥多風,這些差異可能會影響不同長度滴水尖的排濕效率。
這篇論文評估了厄瓜多爾亞蘇尼國家公園(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23種不同樹木的葉片滴水尖長度的變異情況,並檢查了超過1600片葉片。論文預測林下層的滴水尖長度會比林冠上層的更長,因為林冠上層的葉片乾燥速度更快,無需額外消耗資源來形成更長的滴水尖。
研究結果表明:樹梢滴水長度會隨著樹木的生長而改變。幼樹的滴水長度總是比成樹長,平均長約1公分。同樣,25年樹齡的葉片上的滴水長度也比現在的葉片長約0.3公分。這些發現與假設相符,即樹木會隨著生長調整葉片形狀,以適應森林中獨特的微環境。較長的滴水長度有助於幼樹在較潮濕的林下陰暗環境中更好地散熱,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然而,在樹冠層,較短的滴水長度可能足以應付光照更充足、較為乾燥的環境,從而確保葉片的乾燥。
留言
張貼留言